审核评估
来源:经济管理学院 日期:2025-09-04 作者:经济管理学院 浏览量:
经济管理学院自2013年创建以来,始终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始终坚持“学科-专业-平台-团队”一体化办学思路,教育教学事业取得全面发展。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,45岁以下教师26人,占比68%。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22人,占比58%,并有博士9人,在读博士5人,专任教师中硕士、博士学历教师占比80%以上。
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,结合理工特点,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管理类人才,围绕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持续打造,并结合经济形势与行业变化,我院在学科发展转型和数字经济新专业申报方面做出积极探索,稳步推进学院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。
一、一流专业建设
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工程管理、工程造价、投资学3个本科专业,工程管理专业获批国家“双万计划”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成为学院专业建设的标杆。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。工程管理专业围绕数字建筑BIM实践教学平台,培养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;工程造价专业突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能力培养;投资学专业以“碳资产+”为特色,培养具有绿色发展意识的应用型投资专业人才。
1. 工程管理(工程造价)专业建设
一是持续发力课程体系优化:构建“BIM技术+工程管理”融合课程体系,开设《BIM技术应用》《数字建筑项目管理》等核心课程,将BIM技术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。二是加大校企合作推进实践平台建设,已建成数字建筑BIM实践教学中心,配备BIM建模实验室、虚拟仿真实验室,并与广联达科技、超图软件、晨曦信息科技、百胜咨询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,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。三是构建人才双创培养路径,近年来学生获“互联网+”“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” 等各类国家级奖项10余项、省部级奖项50余项,毕业生专业就业对口率达85%。
2. 投资学专业特色
2025年,学院即将迎来第一批投资学专业毕业生,并已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审核。投资学专业成立之初,立足“碳资产+”特色,增设《碳金融》《绿色金融概论》等相关前沿课程,学院教师所主编的《碳金融与碳交易》获学校教材建设资助。投资学专业致力于立足服务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,持续培养绿色金融人才。
二、教育教学改革
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,依托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两个专业,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,不断凝练专业特色,持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。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,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。构建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OBE本科人才培养模式,将产出导向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,优化课程设置,加强课程整合,突出实践教学环节,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体系。推进教学方法创新,广泛应用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等教学方法,探索非标准化考试,注重过程性考核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。强化课程思政建设,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,形成了“门门有思政、课课有特色、人人重育人”的良好局面。
学院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,工程管理专业已启动工程教育认证院内准备工作。一是明确推进措施,针对《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(认证)文件》进行对表对标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明确12项毕业要求。二是课程体系优化:根据认证标准优化课程矩阵,强化《工程经济学》《工程项目管理》等课程与行业需求的衔接,在此基础上,探索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的稳步提升。三是取得认证阶段性成果。工程管理专业完成自评报告初稿,核心课程《工程项目管理》获批省级“金课”, 并有省级一流课程5门,校级一流课程6门。
三、学科发展规划
学院以“新文科”建设为引领,推动学科交叉融合,已形成“管理学+工学+经济学”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。结合行业形势与学科特点,积极探索学科转型,服务地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,谋划布局“数字经济”本硕一体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。
1. 学科布局持续优化
一是明确核心学科方向,依托理工优势,紧抓理工硕士点布局契机,助力土木水利类专业硕士点建设,聚焦“智能建造”“数字造价”等方向,组建工程、管理、经济跨学科教研团队。二是积极探索学科转型,服务地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,谋划布局“数字经济”本硕一体化专业发展,多措并举深入调研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。
2. 构筑实践教学体系
持续打造“BIM+五位一体”育人模式,构建“理论教学-虚拟仿真-企业实训-学科竞赛-创新创业”全链条实践体系,近三年学生获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奖项3项,孵化科技企业2家,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70余项。在此基础上,探索育人模式的专业延伸,推进经管类综合实训教室的升级改造,并加大对经济类课程的综合实训升级的指导力度。
四、教研团队打造
学院坚持“引育并举”策略,打造高水平、双师型教师队伍,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。现已形成工程、管理、经济类的跨学科教研团队,有副高级以上土木类工程师4人,并通过行业实践、企业挂职等方式,增强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,鼓励支持教职工考取相应职业资格,提升学历,增强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能力,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。近年来,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18项,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省部级课题20余项。学院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,多篇资政报告获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领导、省级有关部门批示并采纳应用。
经济管理学院通过一流专业建设、专业认证推进、学科交叉融合及师资队伍优化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认证,发力建设 “数字经济”专业,培育省级教学团队,力争5年内实现经济类专业硕士申报突破,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。